摘要:探討“工匠精神”指導下南丁格爾玫瑰圖聯合PDCA循環法在護士在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以有效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保證護理安全。
關鍵詞:“工匠精神”;護士在職培訓;南丁格爾玫瑰圖;臨床護理質量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具體表現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融入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1-2]。護理是一門知識與技能并重的學科,“工匠精神”的精髓是“精”與“誠”,與護理職業道德存在內在的契合。國內“工匠精神”近幾年已經被專業院校成功地運用到護生的道德培養、技能教學中[3-5]。但國內對護士在職教育課程并沒有深入研究,當下傳承“工匠精神”,培養優秀的技能型、科研型護理人才是各級醫院和個人發展的時代需要。南丁格爾玫瑰圖是由南丁格爾發明的一種色彩繽紛的圖表形式,用于數據統計。本研究旨在通過將“工匠精神”融入護士在職培養,運用南丁格爾玫瑰圖聯合PDCA循環,有效提高護士理論知識與技能、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保證護理安全,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抽取我科全體護士72名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護理大專學歷及以上;(2)同意參加此研究;(3)職稱要求護士、護師、主管護師。排除標準:(1)研究期間有事假、病假;(2)研究期間離職;(3)研究期間調離臨床崗位。研究對象科室共6個病區,一、二、三病區的護士為對照組,共36人,五、六、七病區的護士為觀察組,共36人。對照組護士女性36人,年齡平均(30.56±6.24)歲,大專學歷19人,本科學歷17人,護士18人,護師15人,主管護師3人;觀察組護士女性36人,年齡平均(30.72±5.32)歲,大專學歷20人,本科學歷16人,護士16人,護師16人,主管護師4人。比較兩組病區護士年齡、文化程度、職稱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研究內容
兩組護士均進行在職培訓,內容分為:(1)理論知識。包括護理核心制度、護理常用評估及護理工具使用、??萍膊≈R、護理法律法規、護理文化、職業生涯規劃、護理禮儀規范、醫院感染及職業防護、護理科研、護理教學。每周一次課程,時長2個月,共8次。(2)??撇僮骷寄?。由科室總帶教統一示教心內科常用的臨床技能操作,如中心吸氧、心臟電除顫、心電監護、安全留置針靜脈輸液、心肺復蘇??己藰藴什捎谩督魇∽o理操作考核標準》。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工匠精神”的專項培訓,包括“工匠精神”廣義及狹義的概念、時代背景、時代意義、護理職業要求,“工匠精神”與南丁格爾精神同護理職業要求的契合點。
1.2.2師資的選擇
理論講師:邀請醫院主任護師及副主任護師、醫院優秀護士長授課。操作教師:科室總帶教統一示范。
1.2.3研究方法
(1)對照組。兩組統一培訓教師,對照組理論培訓的形式是每周線上和線下會議相結合,采用PPT進行講授。操作培訓中由科室總帶教統一示教,在模擬人上講授要領并操作示范。培訓結束后每季度進行1次理論和操作考核,每月質控組長收集分析護士的護理質量質控查檢表,通過每月科室質控會討論整改。(2)觀察組。包括對照組所有的培訓,然后再將“工匠精神”導入在職教育,每周增加一次專項講座,共2個月,8次。課程中塑造護士工作中的“工匠精神”,注重實例、實訓、實練,理論培訓中樹立正面典型,邀請優秀護士長分享工作及成長經歷。依據南丁格爾玫瑰圖聯合PDCA循環法持續改進護理質量。①組建科室質控團隊,其中組長1名,質控督導員5名。②主題選定。選用玫瑰圖表形式統計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判斷工作缺陷及短板,評估可行性,確定研究主體、內容。③明確護理質量的影響因素(現狀把握)。按照人、機、料、法、環因素進行分類和歸納,分析具體原因。④對策實施與檢討。質控團隊進行互查,每周至少檢查2次,每項內容每人每月至少督導10次。發現問題與被督導護士現場展開溝通交流、組織討論,制定相應整改措施。針對督導中存在的問題,在月底科室質控會中制作南丁格爾玫瑰圖展示并講解共性問題,分析具體原因,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士培訓前后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培訓后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效果評價。(1)理論知識滿分100分,60分及格;操作技能滿分100分,70分及格。分數與護士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成正比,分數越高表明護士理論知識掌握越好、操作技能越強。(2)護理質量控制查檢表內容共16個大項732個小項,16個大項每項總分100分,分別是病區環境及人員管理、護理文件書寫、6S管理、一級護理、二三級護理、責任制護理管理、消毒隔離、健康教育管理、搶救物品及藥品、護理管理質量、用藥安全、醫囑查對、壓瘡管理、輸血管理、身份識別制度、跌倒管理。質控組長對照查檢表檢查,出現不足或缺陷扣1分,分數與護士綜合能力成正比,分數越高表明護士管理患者及病房能力越強。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軟件包選用SPSS25.0,計量資料通過(x±s)描述,計數資料通過百分比描述。兩樣本資料的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基于正態性判斷選用t檢驗或者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士培訓前后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考核得分。
2.2兩組護士培訓后臨床護理質量比較。
3討論
3.1基于“工匠精神”的護士在職教育培訓可以提高護士專業能力
臨床工作中低年資護士由于經驗不足、專業技能欠佳、法律意識淡薄、與患者溝通不到位等原因,易出現護理差錯,若不加以糾正與改進,有造成護理事故的風險[6]。高年資護士與患者接觸機會多,較多地接觸死亡等負面刺激,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心理能量消耗過多,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7]?!肮そ尘瘛迸c護理職業道德存在內在的契合,正是當下護士所急需提升的素養。將“工匠精神”融入護士在職教育培訓課程后,數據顯示,培訓后兩組的理論知識得分無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兩組護士的操作成績得分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工匠精神”正向影響大部分護士思想境界,進而增強護理操作的精細性和責任心。第一,對于患者方面,心內科患者病情重、變化快,心內科各項急救操作具有很強的??铺攸c,比如本研究中的中心吸氧、心臟電除顫、心電監護、心肺復蘇技術。護士在急救患者時做到準確判斷、動作敏捷、技術嫻熟、配合默契、協助醫生完成急危重癥患者各種情況下的搶救配合,使患者得到及時、準確的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可以給患者和家屬帶來安全感,消除患者和家屬的焦慮,提高護患的信任度,為護理工作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第二,對于護士方面,在患者就醫體驗中護理服務技術質量也是重要的評價指標。臨床護士操作技術的提高必將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可以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患者、家屬及社會層面的認可。加強臨床護士“三基三嚴”培訓,堅持立足崗位、分類施策,切實提升護士臨床護理服務能力,加強新入職護士和護理管理人員培訓,把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水平作為核心任務,堅持新發展理念,實現護理高質量發展。第三,對于管理者和培訓者方面,研究數據顯示,培訓后兩組理論知識成績比較,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分析可能與培訓的時長和次數有關,理論知識的學習畢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在不斷迭代更新,需要護士持續保持學習的熱情、主動學習、查閱文獻。作為臨床科室管理者和培訓者,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應思考如何加快國內和國際護理交流、合作,補齊短板,高效開展培訓,充分借鑒先進高校教育理念和頂尖醫院教學實踐經驗,結合我國國情、我院院情,建立健全相對完善的在職護士培訓相關內容與考核指標,必要時納入績效考核,并總結經驗,分布推廣至全院實施,甚至以點帶面做出區域性標桿示范。
3.2南丁格爾玫瑰圖聯合PDCA循環可以提升臨床護理質量
本研究把“工匠精神”融入護士在職教育培訓課程中,用南丁格爾玫瑰圖這種直觀的圖表形式作為PDCA循環[8]的護理管理工具,對護理單元中每位護士每月護理質量缺陷進行統計,再逐一做根因分析[9],進行科學的持續改進,從而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和護理科研能力。數據顯示,觀察組的臨床護理質量除病區環境及人員管理、護理文件書寫、6S管理、護理管理質量、健康教育外,其余11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研究期間,南丁格爾玫瑰圖聯合PDCA循環管理可以展示問題(見圖1),護士護理質量查驗的南丁格爾玫瑰圖分析顯示,某病區某護士某個月護理質量檢查結果為:護理管理質量缺陷1次,輸血管理缺陷2次,壓瘡管理缺陷3次,跌倒管理缺陷4次,身份識別制度缺陷5次,用藥安全缺陷6次,醫囑查對缺陷7次,健康教育管理缺陷8次,護理文件書寫缺陷9次,病區環境及人員管理缺陷10次,6S管理缺陷11次,搶救藥品缺陷12次,搶救物品缺陷11次,一級護理缺陷13次,二三級護理缺陷12次,責任制護理管理缺陷13次。和以往的護理質量反饋相比,南丁格爾玫瑰圖可以使護理質量可視化,明確護士在哪項指標有缺陷、缺陷多少次,針對缺陷和護士一起制訂相應整改方案,并在次月護理質量統計中做出兩幅南丁格爾玫瑰圖的結果對比,如此循環往復,在月總結、季度總結、年度中期總結、年度總結中逐一展示,數據統計一目了然,落后的護士就知道問題出現在哪里,必須加倍努力迎頭趕上,優秀的護士可以增強職業認同,科室進入良性競爭的循環,也可以給科室樹立榜樣的力量,激發其他護士自我展示欲望,營造爭先創優的氛圍,有利于護理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提升護理質量,也能提高護士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研究的樣本量只是小范圍短時間的研究,還有5個維度的護理質量有待提高,研究者分析與護理崗位的護士人力配置相對不足、護士層級梯隊匹配不完善有關,這就提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護理管理者必須盡快按照《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要求逐步壯大護士隊伍,優化隊伍結構,完善匹配臨床科室護士崗位層級,讓責任制整體護理有效落實,使護理服務更加貼近群眾和社會需求。當然此次研究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往后可以增加患者對臨床護士服務滿意度的對比,作為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價指標,亦可以把南丁格爾玫瑰圖作為護理質量管理控制工具推廣至全院,將其作為評價指標,最終不斷優化和發展優質護理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推動護理學科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石搏.高職教育務必引入“工匠精神”[J].科技創業月刊,2016,29(14):87-88.
[2]杜陳晨.將工匠精神根植于護理專業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8):54-55.
[3]李曉松,劉燕,李艷艷.“工匠精神”對培育醫學生職業精神的啟發[J].醫學與哲學,2018,39(8):55-57.
[4]蔣偉.工匠精神培育與醫學生職業認同教育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1(8):1073-1076.
[5]侯繼丹,朱寶.弘揚“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J].全科護理,2018,16(34):4341-4342.
[6]黃瀟湘.品管圈活動降低低年資護士差錯發生率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0):59-61.
[7]趙文輝.員工援助計劃對心內科護士職業倦怠及自我和諧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96-97.
[8]任燕萍,劉超,張蕾,等.使用PDCA管理工具提高我院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正確率[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3):196-198.
[9]姚煒.魚骨圖分析法在防范非計劃拔管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105-106.
作者:翟一如 顏瓊 漆紅梅 張琴 王麗婷 單位: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舉報文章
上一篇:檢驗奧維耶多堅毅量表中文版信效度 下一篇:港航物流與灣區貿易發展互動關系研究
發表評論 快捷匿名評論,或 登錄 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