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vkcbe"></acronym>

    1. <td id="vkcbe"></td><pre id="vkcbe"></pre>
      <track id="vkcbe"><ruby id="vkcbe"></ruby></track>
    2. <pre id="vkcbe"></pre>

      <td id="vkcbe"><ruby id="vkcbe"></ruby></td>

        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的探索實踐

        時間:2023-04-12 10:31:33 版權聲明 舉報文章

        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的探索實踐

        2022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穩住了行業發展的基本盤。綠色保險作為國際工程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一、發展趨勢

        1.發展潛力較大

        近年來,為應對氣候變化,以綠色、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高質量基建項目成為各國優先支持的重點,全球能源向低碳、綠色轉型,結構加速調整,催生新的國際工程市場。綠色保險可為綠色產業領域,如風力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海水治理等,提供一整套風險管理機制。綠色保險在歐美工程市場已成為政府或業主方強制要求投保的險種,如德國對所有化工企業要求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和環境污染治理險,美國成立環境污染保險公司并有權對投保企業的環境風險進行評估。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第十章專項提出推動綠色發展,尤其是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等,為我國“走出去”企業提供了明確的風向標。綠色保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普遍處于起步階段,業主方的要求主要著眼于財產損失及對應的第三者責任保險等,但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綠色保險必將快速發展。

        2.保險公司參與度不斷提高

        如下頁圖所示,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保險市場,保險公司對國際工程項目從投保評估、方案設計、理賠調查、風險改進4個方面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綠色保險風險管理服務體系。在投保評估階段,針對不同類型的環境污染責任險,將聘請不同背景的風險評估團隊進行風險評估,如廢棄物排放責任保險、加油站漏油污染責任保險、承包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如果工程所在國有強制投保綠色保險的相關要求,也將對工程項目公司進行必要的宣導及培訓。在方案設計階段,保險費率與企業所在行業的風險高低掛鉤,一般油氣化工行業的保險費率高于基建電力行業,保險公司會細化每個行業的方案及費率。對于電力行業綠色保險,保險公司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得益于電力行業豐富的綠色保險產品,如光伏、地熱及類似系統保險,天氣指數化保險等。在保險理賠階段,綠色保險與傳統財產險的理賠差異較大,需借助科技手段完成查勘定損,如無人機查勘等。在風險改進階段,保險公司會根據實際承保情況,提供風險改進方案并實時優化風險管理服務體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保險公司承?;A比較薄弱,缺少相關承保數據,但隨著綠色保險的不斷成熟,各國保險公司也會積極參與。

        二、特點

        1.各國綠色保險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歐美市場的綠色保險已比較成熟,無論是法律制度或保險產品均有較強的前瞻性。在法律制度方面,普遍有《環境責任法》或《環境保護法》予以支持;在保險產品方面,以環境污染責任險為核心,保險責任已從承保突發意外的污染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失,擴展至漸進式污染導致的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失,保險范圍逐漸擴大?!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綠色保險的發展水平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主要原因在于經濟基礎相對薄弱,需積極引進能源基建行業帶動經濟發展,政府關注重心在于民生等基本物質生活及經濟快速發展,暫時無法對綠色保險投入較多精力,但從中長期看,綠色保險發展是必然趨勢,相信歐美保險市場完善的綠色保險服務體系會緩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滲透。

        2.對保險公司承保理賠要求較高

        綠色保險作為近些年新興的保險業務,與傳統財產保險業務相比,無論是投?;蚶碣r均存在數據不足的問題,對保險公司精算定價提出較高要求。從投保角度看,隨著保險責任范圍的不斷擴大,風險暴露越來越高,保險費率有著潛在增長的趨勢,如風力發電指數保險,此險種在國際保險市場已比較成熟,但保險費率較高且保險責任界定難度較大,很難在國際工程項目中全面推行。從理賠角度看,綠色保險要求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尤其是要了解地質水文、氣象災害等方面的知識,這對保險公司的理賠提出了很大挑戰。目前大部分綠色保險的理賠會與外部環境風險評估機構進行合作,依靠其專業能力迅速準確地評估損失,減少理賠環節,降低理賠成本。

        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綠色保險配套獎罰制度較少

        目前世界各國尚沒有一個國家建立專項的綠色保險法律制度,主要以建立環境保護法為基礎,政府干預為主的方式推動綠色保險。除德國、美國強制要求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外,絕大部分國家均采用自由松散模式進行管理,對于企業是否投保,投保額度高低等均無明確要求,由此帶來的后果就是企業缺乏投保積極性。而且綠色保險的保險標的也比較特殊,主要圍繞環境設計保險產品,如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范圍較大,出險后對于保險責任的認定會經常出現糾紛,減碳排放損失保險對于碳排放量的界定及碳排放設備均提出較高要求等。除政府或業主要求外,各工程承包商幾乎不會主動購買綠色保險,因此建立綠色保險配套獎罰制度迫在眉睫。

        二、保險供給不足

        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的保險供給以歐美保險公司為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屬地保險公司因缺乏承保經驗,高度依賴于歐美保險公司提供報價及再保險支持,尤其是國際工程項目中常見的環境污染責任險。我國保險公司承保環境污染責任險的地域范圍一般限于國內,對于國際工程項目較少有保險公司愿意主動承保,一方面對工程所在國環境保護的標準及要求了解的不清晰,另一方面缺乏相關的環境風險管理手段,使得國內保險公司很難承保國際工程中的環境污染責任險。此外,綠色保險作為一種新興險種,其在出險后的理賠方式與傳統險種差異較大,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聘請外部機構,這些因素導致保險公司對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的熱情不高,很難形成保費規模效應。

        三、綠色保險銜接綠色金融難度較高

        綠色保險是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與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領域相比,綠色保險在統計監管、激勵引導等領域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據《“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2》統計,2022年世界各國發展首選項目為科技含量高、運用成本低、環境影響小的綠色基礎設施項目,綠色債券及綠色信貸在國際工程項目中被大量應用,但綠色保險作為綠色金融體系的最后一環,很難與綠色債券及綠色信貸有效銜接。一方面由于各承包商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項目融資,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外對綠色保險的普及性不強,很多承包商認為綠色保險僅是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并不清楚綠色保險在環境風險管理及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綠色保險只有與綠色金融相結合,才能為國際工程項目保駕護航。

        攜手推動國際工程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

        一、不斷完善綠色保險配套法律制度體系

        國際上的綠色保險原則是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保險原則》,該原則是2012年6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組織與世界各保險公司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共同發起,是聯合國與全球保險業最大合作舉措。除此之外,綠色保險配套法律制度各國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歐美國家已建立環境污染責任險為核心的綠色保險服務體系并完善了配套法律制度,對環境污染責任險被保險人的資質、保險責任以及違規的具體懲罰金額、懲罰措施都明確列在相關的法律條文中,比如美國《綜合環境反應、賠償和責任法》、德國《環境責任法》和《環境損害法》等。此外,由政府指定的保險公司或搭建直保再保共同體進行承保,在政府指導下開展一系列的環境風險管理工作,既可以督促被保險人時刻關注環境風險變化,又可協助承保公司降低出險率,不斷提升綠色保險的影響力。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綠色保險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建議借鑒歐美保險市場的先進經驗,首先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并加強政策引導;其次對于投保綠色保險的被保險人及承保綠色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予以激勵,促進被保險人提升節能減排理念,對承保綠色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免除其對應的保費稅等激勵政策;最后完善與綠色保險對應的各項配套法律制度,以環境污染相關法律為核心,強化處罰原則。在推動綠色保險發展同時,促使企業提升環保意識,主動做好環保工作。

        二、建議引入專業保險機構承保

        國際工程中開展綠色保險業務主要涉及能源電力行業,如油氣及火電行業涉及環境污染責任險,水電、風電及光伏行業涉及發電指數保險等,雖由歐美保險公司主導市場,但未形成保費規模效應且各承保公司態度取決于對風險的偏好,導致保險費率較高且保險排分難度較大。建議引入專業保險機構承保國際工程綠色保險業務,如我國“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或以中國人保財險為首的國有特大型保險公司,針對綠色保險與國際再保險公司談判專屬再保險合約,同時保險公司內部培養綠色保險的專業核保理賠團隊,尤其是要著重培養保險學與氣象學的復合型人才,通過專業化的人才團隊推動綠色保險穩步發展。此外,建議保險公司與環保部、氣象局等機構聯合研發綠色保險產品,針對國際工程各領域的風險特征,細化每個風險領域的保險產品并開展培訓課程,企業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選擇與實際風險相匹配的保險產品,滿足企業需求。

        三、建立綠色保險與綠色金融聯動機制

        鑒于綠色金融蓬勃的發展態勢,建議銀保監會建立國際工程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協調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各方資源設立綠色金融聯動機制。對符合綠色信貸或綠色債券的國際工程,建議其購買綠色保險,以某國際房建工程項目為例,在其拿到綠色貸款后,商業銀行可要求其投保綠色建筑性能保險,保險公司提供綠色建筑性能風險保障,進行過程監督及風險預警等服務,項目完工后若未能達標,保險公司將承擔對建筑物進行綠色建筑性能整改或經濟賠償的責任,工程所在國保險公司僅負責出單,全部風險將由國內保險公司承保。此種操作模式目前還在摸索中,將隨著日后綠色基建項目快速發展,未來國際或國內金融機構會逐步要求各承包商建立完善的綠色金融機制,積極響應全球碳減排戰略,促進國際工程綠色發展。

        作者:張志剛 單位:誠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舉報文章

        上一篇:護理專業人才需求和培養狀況的調查 下一篇: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的機制與路徑

        被舉報文檔標題:國際工程綠色保險的探索實踐

        驗證碼:

        點擊換圖

        舉報理由:
           (必填)
        緊急刪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務時間:8:00~21:00 承諾一小時內刪除

        免責聲明
        發表評論  快捷匿名評論,或 登錄 后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