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vkcbe"></acronym>

    1. <td id="vkcbe"></td><pre id="vkcbe"></pre>
      <track id="vkcbe"><ruby id="vkcbe"></ruby></track>
    2. <pre id="vkcbe"></pre>

      <td id="vkcbe"><ruby id="vkcbe"></ruby></td>

        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研究

        時間:2023-04-12 11:17:50 版權聲明 舉報文章

        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研究

        摘要: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有利于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對實現院校綜合辦學實力和影響力的提升有積極的實踐意義。通過對江蘇5所高職院校進行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深度訪談、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著重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實施路徑,著力提升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實現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技能型社會

        0引言

        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技能型社會的理念和戰略,要求加快構建面向全體人民、貫穿全生命周期、服務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要堅定不移地建設技能型社會,緊盯產業鏈條、緊盯企業需求、緊盯社會急需、緊盯市場信號、緊盯政策框架、緊盯技術前沿,提高技能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匹配度。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是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提升高職院校綜合辦學影響力的關鍵舉措,能實現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

        1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性

        1.1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將“建設技能型社會”作為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職業教育助力技能型社會建設,凸顯了職業教育的實用導向性及應用性,增強了對人民群眾教育需求、產業發展需求、國家戰略需求等方面的適應性,有利于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從而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1.2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是提升職業院校綜合辦學影響力的關鍵舉措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急需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職業教育承擔著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職責。因此,助力技能型社會建設,已成為職業教育的應然之態,也是衡量高職院校發展建設成效的重要標準,更是體現高職院校綜合辦學影響力的關鍵指標。

        2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現狀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獻研究、深度訪談、調查研究和統計分析等方法。問卷調查對象包括: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5所高職院校教務處、人事處、科技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35家,學生代表400名。向職能部門教職工及學生發放調查問卷700份,收回問卷650份,其中有效問卷625份,有效率為90%。問卷提出衡量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情況的因素包括:機制體制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科研合作能力、共享機制建設、智庫建設水平、地方文化打造等諸多方面。本文主要就機制體制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協同體系構建、資政建言能力提升等幾個方面結合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研究。

        2.1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機制體制有待完善

        從表1數據分析可知,部分高職院校對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機制體制不滿意的比例較高。當前,高職院校在高質量內涵式發展進程中更為注重制訂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及師資建設等提升院校自身綜合實力方面的舉措,對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還有待完善,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成效評價體系還有待構建,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組織機構及工作機制還有待健全,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任務目標和具體舉措更有待明確。因此,以上因素一定程度影響了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2.2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需求目標有待強化

        從表2數據分析可知,面向區域產業發展需求,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方案與區域產業規劃的匹配度還有待加強,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與區域產業發展的融合度還有待深化,高職院校學生的能力和水平與區域產業發展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

        2.3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協同體系有待構建

        從表3數據分析可知,高職院校在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中,協同創新平臺、科研資源配置、成果轉化水平等方面還較為薄弱,在協同區域人才引進、共享人才科技成果、強化科研項目合作、推進產業成果轉化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2.4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資政建言能力有待提升從表4數據分析可知,影響高職院校資政建言能力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資政機制體制建立、高端智庫建設、決策咨詢水平、資政專家團隊打造等方面。從占比發現,高職院校在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中,資政建言的機制體制建設尤為需要,高端智庫建設有待加強。

        3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路徑

        3.1強化頂層設計,健全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機制體制

        一是堅持政策引領,制訂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行動計劃。以高職院?!笆奈濉笔聵I發展規劃為指導,以“雙高計劃”重點建設任務為目標,結合高職院校自身發展實際,制訂并出臺《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行動計劃》,明確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及工作要求等,有效促進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強化任務牽引,突出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目標導向。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不僅要制訂綱領性實施方案,同時也要制訂行動計劃的具體任務清單,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師資隊伍、產業服務、文化創新、社會治理及對外合作等方面提出重點建設項目、明確工作任務目標、界定具體負責部門,以任務為抓手,強化目標導向,推進項目實施,確保工作成效。三是構建評價指標,衡量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能力水平。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成效,需要通過定性與定量、整體和個別相結合的方式予以衡量,建立健全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評價體制,有利于衡量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質量,有利于查找高職院校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短板,有利于強化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有效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3.2拓寬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水平

        一是面向專業需求,推進校地融合發展。高職院校要面向新興產業,布局學科專業,形成特色優勢專業群,動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完善緊缺專業目錄,基于產業鏈謀劃職業教育發展,促進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形成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二是對接課程需求,深化產教融合能力。要推動各層次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過程方面與社會需求有效銜接、貫通,讓課程圍繞市場、將課堂搬進車間,確保學生學以致用。通過推進產教融合、拓寬合作領域、優化合作環境等方式,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促進職業教育迸發更強勁的生機和活力,為國家及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三是高職院校要積極推動“才聚地方”“就業地方”等工作,建立和完善面向地方的校地對接與合作體系,以校內外導師引領護航學生成長為主要抓手,以校地校企對接、實習實訓平臺搭建及精準就業指導等為重要舉措,面向地方人才需求,輸送符合地方行業和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創新型優秀畢業生。

        3.3加強科技合作,增強科研成果轉化能力

        一是共建科技平臺,強化科技服務能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構建與地方龍頭企業等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國家重大產業安全技術中心等引領性、高能級新型科技研發平臺。重點實施面向區域和行業的安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面向新能源產業的學科匯聚式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面向科技前沿的大數據與信息技術平臺建設等項目,有效提升科技平臺助力技能型社會建設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實施科研項目,推動校地協同發展。高職院校要集中優勢力量和關鍵資源,主動適應技能型社會建設及重點產業鏈需求,以任務為牽引、以項目為依托,推動與產業集群的全方位合作。要積極參與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在數字化制造技術、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高端新材料上,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學研究,堅持項目驅動,為技能型社會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推進成果轉化,促進技能型社會建設。職業教育要讓更多的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車間,從“書架”搬上“貨架”,積極推進科技成果向全國產業行業延伸、向區域產業行業延伸、向行業集團公司延伸,推進區域產業迭代升級,提升區域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3.4創新共享機制,推動科技人才團隊的資源匯聚

        一是協同人才引進,實現科技人才的資源匯聚。高職院校要依據區域人才需求,更新完善院校人才引進政策,充分發揮院校的人才“蓄水池”功能,同時與相關政府部門強化科技人才的協同招引,并在政策支持、經費保障、資源共享等多方面協同發展。二是創新共享機制,搭建校地人才的聯動平臺。高職院校要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共享機制,聘任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院校發展顧問和兼職教授;鼓勵院校及行業企業科研高層次技術人才交流任用、共同培養、雙向流動;探索共建海外人才聯絡機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基地;實行校企師資“雙崗雙聘”制度,有力推進校企人力資源共建共享。三是推進合作共建,發揮高層次人才團隊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立健全精準引才、精準育才、精準用才機制,構筑人才高地,打造高水平團隊。高職院校要積極加強與科研院校、行業、企業高端科技團隊的合作共建,重點打造院校高尖端人才科研平臺或重點實驗室,拓寬項目合作領域,強化科技成果共享,提升高層次人才團隊引領能力。

        3.5加快智庫建設,提供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決策咨詢

        一是強化智庫平臺建設,提供地方決策咨詢的資源保障。以重點學科、省級研究平臺和校級實體研究機構為基礎,支持地方現代服務業研究院、蘇南現代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等合作共建平臺拓展智庫功能建設,加強應用對策研究,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大資政建言力度,提升決策咨詢的服務水平。圍繞區域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學科和人才優勢,積極開展預測性、前瞻性研究,組織跨學科綜合研究,提出實用、管用的資政建議。支持相關院系在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現代物流、文旅融合、城鄉融合、新業態社會治理等方面積極開展政策研究、決策咨詢評估、政策解讀等工作,開展專題研究與調研活動,為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服務。三是拓寬人才培訓項目,滿足地方的人才需求。高職院校要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合作共建教育培訓基地,開發多個教育培訓專題項目,立足技能型社會建設為政府部門、行業、個人提供委托培訓、合作培養、高端培訓、技能認證、輔導培訓、課程研修等各類型的教育培訓和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教育培訓服務,從而滿足區域行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

        3.6傳承地方文化,打造校地文化建設的特色品牌

        一是傳承、創新地方歷史文化,做靚地方文化記憶。高職院校要以保護、傳承歷史文脈為己任,構筑傳播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地,成立以地方名人命名的學院,堅持“以名氣攬人氣”,充分利用“名人名家”的資源稟賦與文化底蘊,凝練名人特色、創新名人元素、講好名人故事,與地方合作培養、培育一批有特色、影響大、能推廣的名人特色項目,全力打造名人參與辦學的樣板與標桿。二是打造地方文化精品項目,培育校地文化品牌。高職院校要依托地方文化的厚重豐盈與時尚活力,加強文化傳承、創新與發展,積極推進校地文化育人創新項目,打造校地文化建設特色項目。三是搭建社會實踐服務平臺,講好城市精彩故事。高職院校要以“地方元素”為核心、“地方故事”為主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全面提升文化傳播力。整合師資力量,積極參與地方文化行業的決策咨詢、項目論證、人員培訓、課題研究及劇目演出等,推廣并繁榮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組織師生志愿者服務地方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提供專業的志愿服務力量;在鄉村、社區、學校、醫院、博物館等場所開展社會服務,廣泛服務地方公益事業。

        4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保障機制

        4.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既是職業教育的題中之義,又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的神圣使命,更能提升院校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統一認識,積極主動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提供科技、智力與人才支撐,同時有力推進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高職院校應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其他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4.2明確目標任務,扎實推進落實

        高職院校要對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及各項指標細化分解,將各項工作任務及指標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及教學單位,確保行動計劃轉化為實際行動。職能部門及教學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和主要任務,盡快組建團隊,積極與地方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聯系,科學設計、出臺相關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工作方案,并將具體工作目標任務進行分解,明確負責單位和責任人,扎實推進各個項目任務的開展和落實。

        4.3強化評估考核,確保工作成效

        高職院校要對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工作進行跟蹤檢查和專項督導,同時與“雙高建設”及院校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考核工作相結合,將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各部門及學院年終工作考核,根據指標實施及完成情況進行階段性總結評估。及時完善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指標,聚焦內涵發展、強化問題意識、推進重點任務,使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在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影響力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5結束語

        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要在構建機制體制、拓寬培養模式、強化科研合作、協同人才招引、加快智庫建設等方面強化力度,以深入對接地方發展需求為引領,以扎實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為抓手,找準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發力點,突破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疑難點,瞄準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關鍵點,發掘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創新點,不斷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著力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實現高職院校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元寶.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教育支持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1(25):54-60.

        [2]張曉華.嵌入性視角下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運作機理及路徑[J].河北職業教育,2021(5):5-8.

        [3]雍莉莉.“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高質量創新人才培養探究[J].教育與職業,2022(3):48-53.

        [4]劉曉,李甘菊.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工作的思考[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2(3):7-12.

        [5]李政,徐國慶.現代學徒制: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范式[J].江蘇高教,2016(4):137-142.

        [6]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J].經濟學動態,2019(8):3-9.

        [7]雍莉莉.職業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價值意蘊、矛盾表現與實踐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2(22):96-100.

        [8]楊耀武,張平.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邏輯、測度與治理[J].經濟研究,2021(1):26-42.

        [9]丁馨.高職院校教師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的現實困境與具體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1(13):58-62.

        [10]王彩芳,董慧琳,史柯清,等.發展視域下高校校園規劃與建設探賾———長三角五所新建校區高校實考[J].高校后勤研究,2021(10):34-36.

        作者:雍莉莉 曹想 單位:常州大學發展規劃處 常州大學經濟學院

        注:本文為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舉報文章

        上一篇:海水養殖保險的發展困境和對策 下一篇: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影響

        被舉報文檔標題:職業教育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的研究

        驗證碼:

        點擊換圖

        舉報理由:
           (必填)
        緊急刪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務時間:8:00~21:00 承諾一小時內刪除

        免責聲明
        發表評論  快捷匿名評論,或 登錄 后評論
        評論